
基于体系对抗仿真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
摘要: 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综合性能、作战保障能力和信息对抗能力是我军一体化联合作战效能评估的重要研究内容, 依据C4 ISR 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的需求, 提出了基于战场实体的C4IS R 体系对抗仿真评估系统总体结构, 重点讨论了指挥自动化系统体系对抗环境下的作战效能评估框架、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对体系对抗效能评估系统的功能结构、仿真实现步骤、仿真结果分析作了深入的研究, 并就拓展评估系统的应用范围作了一些设想。
关键词: 指挥自动化系统; 效能评估; 分布式仿真; 体系对抗
1 引言
我军指挥自动化系统(C4 Is R )是集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电子对抗和其他作战信息保障功能于一体的完整体系。纵向包括战略、战役、战术级指挥自动化系统三级结构层次, 横向包括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指挥自动化系统四种主要类型。
指挥自动化系统体系对抗仿真是指以计算机为平台, 对红蓝双方指挥自动化系统各功能域系统之间的对抗过程进行模拟。指挥自动化系统体系对抗中的作战效能评估必须在对抗条件下, 以具体作战环境和一定兵力编成为背景才能得到有效的评估结果。因此, 要想通过解析法(Lanchester 方程和影响图法等)来准确地描述作战过程中动态、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以及激烈对抗的作战行动几乎是不可能的。基于战场实体的分布式体系对抗仿真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它能够提供一个完整的虚拟战场空间, 并能在虚拟战场空间中较详细地描述和再现各类战场实体的对抗过程。
信息化战争中, 指挥自动化系统与蓝军C4 lS R 系统的体系对抗能力, 是夺取信息优势, 进而获取决策优势的重要保证。在作战应用背景下, 利用战场环境仿真与指挥自动化系统体系对抗仿真所提供的数据,对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综合性能、作战保障能力、信息对抗能力进行评估, 是我军一体化联合作战效能评估的重要研究内容。
本文依据基于战场实体的分布式战场环境仿真与我军指挥自动化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系统的实现方法, 提出了指挥自动化系统体系对抗环境下的作战效能评估框架、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给出了效能评估系统的功能结构、仿真实现步骤、仿真结果分析, 并就拓展评估系统的应用范围作了一些设想。
2.1 基本要求
在作战应用背景下, 利用战场环境仿真与指挥自动化系统对抗仿真所提供的数据, 通过采集与综合处理, 对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综合性能和作战保障能力, 以及我军指挥自动化系统与蓝军C4 IS R 一EW 系统体系对抗下的信息优势能力、兵力倍增能力及信息优势对决策优势的支持能力进行评估, 对评估的基本要求是:
……
2.3 评估系统功能结构
红蓝双方指挥自动化系统各分系统成员, 在基于作战背景的想定脚本驱动下进行对抗仿真, 通过数据采集、存储与处理, 对系统的对抗效能和作战效能进行评估。整个效能评估系统的功能结构如图1 所示。
3 基于体系对抗仿真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实现步骤
-
文件大小: 294.5KB